华图网校网络课程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华图网校网络课程>917联考申论命题探析

917联考申论命题探析

来源:华图网校网络课程 时间:2011-09-22

 华图教育 黄文涛
917联考帷幕缓缓落下,为帮助大家更好把握申论尤其是联考申论命题特点。特撰此文,以飨广大考生。
一、命题缘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温家宝总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靠科技。而当前我国科技方面,最大的阻碍就是国民科学精神缺失,科学素养低下。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伪科学盛行,学术浮躁,也影响到了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917联考选择以“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为题,实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二、命题特点
从命题特点看,917联考申论是稳中有变,特点突出。表现在
一是话题呈现多重性。什么是话题?也就是申论命题的切入点,材料的中心点。917联考,话题有两个:一是伪科学盛行(张悟本事件);二是学术浮躁。这意味什么呢?,我们不妨回顾下公务员考试的历史。最初的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哪一级别的,国考、省考、政法也好,话题往往只有一个。但是,自2009年国考开始,双话题甚至是多话题材料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简单梳理一下,09年国考话题有两个:一个工业生产,一个农业生产。2010年425联考话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二是水资源管理与使用。而2011年趋势更为明显,国考省部级两个:一是黄河文化,二是黄河开发;国考地市级两个:一是乡村教育,二是乡村文化;424联考两个:一是人口普查,二是老龄化。从这一点看,今年917联考,各省省考,可以说是延续传统,贴近国考。而政法的考试则是突破常规,因为在917联考之前,政法干警考试,尚未出现多话题的情况。
二是材料来源网络化。紧贴民生,关注社会一直是申论考试的一大特点。那么,民生在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网友即是民众,民众即是网友。剖析917联考的申论材料,不难发现,网络热门材料很多,张悟本事件就是一典型。这意味着,对广大有志于公考的考生而言,平时上网就该多关心时事,多关注百姓身边的事儿。
三是理性批判色彩浓厚。与先前公务员考试相比,917联考的一大突破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整个材料,除去温总理的那段讲话之外,其他的几乎全是社会的弊端,伪科学盛行,学术浮躁。看到这些,什么感觉?最直观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如此选材,看似意外,实则不然。实际上,这是政府网络问政的延伸。也就是说政府是想借着公考,营造社会舆论,寻求治国之道。既是如此,这样的材料,怎么看?记住: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怀疑不是无原则地怀疑一切,批判也不是无根据地盲目批判。对考生而言,就是要要带着理性批判的态度,辩证分析,给政府出谋划策。
三、备考建议
结合917联考申论的命题特点,向广大考生尤其是意欲参加2012国考、省考的考生,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吃透真题。当前,公务员考试难度越来越大。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公考是不可能成功的。合理的方法哪里寻?报班,可以。看书,也行。但一定要记住:吃透真题才是王道。那什么样的真题合适呢?建议大家尽可能以2010年以后的国考、联考题目做练习。
二是多看多思。申论考试,材料是基础。如果你能提前感知材料,价值可想而知。那申论材料来自何方?一是党的文献,二是网络报纸。所以,建议考生,没事多上网看看,尤其是人民网、新华网看看。近几年,申论考试的很多材料就出自人民网、新华网。但是,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只是看是不行的,要学会思考。因为申论考试:材料是基础,思维是关键。
最后,恭祝各位考生考个好成绩!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 试网上辅导课程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套餐A 华图资深老师 159 试听 2980元
套餐B 华图资深老师 117 试听 1680元
名师模块班 华图资深老师 99 试听 2480元
基础精讲班 华图资深老师 58 试听 1280元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 导方案,点击进入

 华图网校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 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新疆 宁夏
 更多公务员 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文章来源:华图网校网络课程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华图网校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