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目前共有五种题型。
2、首先,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数字推理题目大家应较为熟悉,即给出一系列数字,通常为5个或6个,要求考生找出数列规律,并选择合适的选项填空。数学运算类似于奥林匹克数学,涉及非专业数学知识,无需掌握微积分等专业数学,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
3、其次,判断推理,目前全国考试中出现了六种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和机械推理。自2006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选取了其中的四种,即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4、再次,言语理解,全国考试中包括选择填空、病句判断、语句连贯、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五种题型。中央国家机关近两年对题型的选择已趋于稳定。
5、接着,常识判断。自2007年起,中央国家机关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仅考法律常识,其他如人文、经济等常识不再涉及。这一变化实际上更有利于复习。当然,对于学习法律的同学可能更有优势。
6、最后,申论,即给出材料,字数一般在4千到8千,中央国家机关字数较多,约8千字左右,根据材料提出4个左右问题。申论考试旨在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什么
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又分为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的考试。
1.行测:主要考查考生的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以及判断推理5个部分的内容。考察的知识内容较为基础,多来自书本知识,要求考生精读书本知识和内容。
2.申论:主要以写作形式呈现。考试内容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决策判断能力、文字撰写能力等。
1.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备考时间,根据科目类型进行规划。基础科目花费时间相对较少,专业科目要求度高,灵活性强,花费时间会偏多。
2.利用其他学习形式做好备考:可以利用课件、网课等进行各项知识的学习,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且记忆会更加深刻。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根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3、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4、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分别查询。
公务员考试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公务员考试主要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部分涵盖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共三科。其中,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都必须参加这两科的笔试。
针对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要额外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而对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等特殊职位的报考者,还需通过专业科目笔试。
实际上,对于普通公务员职位,参加笔试主要需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这两科的内容。以下是这两科的详细解析。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项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该测验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1. 常识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信息查找、理解、归纳、推断等。
3.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事物间量化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4. 判断推理:考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5.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
二、《申论》是一项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主要考查以下能力:
1.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提炼观点,揭示本质问题。
2.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归纳总结,作出合理推断或评价。
3.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准确、规范、简明地表述思想观点。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