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名木匠,而您是一位植物研究者,另一位朋友则是一位艺术家,我们三人同时观察一棵古老的大松树。虽然我们都能够感知到这棵树的存在,但我们的认知各不相同。木匠您可能会想到它是适合用于建造房屋或是制作家具的材料,思考如何购买、砍伐和运输。而植物研究者我,会将它归类于某种植物科,关注其与其他松树的差异,思考它为何能够如此长寿。至于艺术家您,则全神贯注地欣赏它的苍翠色彩,蜿蜒如龙蛇的纹理,以及它那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精神。
由此可见,这棵古老的松树并非一个静态的存在,它的形象因观察者的性格和兴趣而变化,每个人所看到的松树形象都是其性格和兴趣的映射。松树的形象既有一半是天然形成的,也有一半是人为塑造的。即使是极普通的直观感知,也蕴含着几分创造性;即使是极客观的事物,其中也蕴含着几分主观的成分。(摘自朱光潜《谈美》)
(1)作者为何说(园里)“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4分)
答:因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客观存在的,另一半将随着观者的性格情趣和观点态度而展示出不同的面目。
(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10分)
答:例如,生活中极客观的茶壶,实用主义者研究它的生活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泡茶、解决口渴问题。商人会考虑到做茶壶买卖是否会带来利益;养生家会考虑茶壶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其化学成分,用此类茶壶泡茶是否有益身体健康;艺术家则会全神贯注于茶壶本身,不计实用、不推求关系、条理和因果,只是只觉地感知它的形式、花样、颜色的优美。观者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用三种不同的感知——实用态度、科学态度、美感态度,使得客观东西的形象带有主观色彩。
8、②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
9、③针对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的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
10、④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
1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涵盖《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
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下载详细的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与义务、学生权利保护
- 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 科学常识、科普读物、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 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 艺术鉴赏知识及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概览(摘录前三项)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1、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1、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
2、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结构说明
- 注册时需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及证件号码,以及登录密码、电子邮箱等联络信息。
- 新注册用户需阅读并同意考试承诺后方可继续操作。
- 填报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证件号码、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报考类别、学习形式、是否师范生、学校名称、是否大学在读、院系班级、最高学历、最高学位、电子邮箱、手机等信息。
- 考生上传的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和考场签到表,并将保存在网站上以供高校核查成绩使用。不合格照片将导致无法通过资质初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综合素质》(小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